這個正在給客人上菜的年輕服務員服務周到,性格也好似乎和其他人并沒有什麼不同一名網友卻特意找到他的微博留下這樣一句話:
茍且偷生的滋味爽嗎?
他叫張夢凡曾是天津開發區消防支隊八大街中隊的一名消防員2015年這年,他23歲在這一年,「812」天津特大爆炸事故震驚世界
張夢凡從未想到2015年8月12日的晚上消防隊看似和往常一樣的出警過后全隊會只剩下他一個人
「很多人都犧牲了 然后我沒有受到什麼傷害然后我會覺得 沒有跟他們一起共同去承受這個痛苦」
對于那場可怕的大爆炸很多人至今記憶猶新在這場浩劫中798人受傷,8人失蹤,165人遇難而遇難人員中99人是趕往現場救火的消防員
張夢凡正是天津消防員中的一員天津「812」特大爆炸事故中張夢凡所在的八大街中隊最早趕到了爆炸現場去增援2014年下半年張夢凡在一次跑步訓練中摔斷了腿上級曾建議張夢凡撤離到其他中隊但被他拒絕了,之后留在了通訊班
2015年8月12日22點51分當晚負責接警的張夢凡目送26名戰友和4輛消防車絕塵而去然后回到2樓通訊指揮室待命半小時內一切如常23點34分時,突然傳來兩聲巨響
緊跟著大樓開始劇烈的搖晃等張夢凡拿著通訊設備跑出去時第二次爆炸發生了只聽到一聲巨響,剎那間火光沖天方圓幾公里內所有玻璃窗全被震碎玻璃碎片直接扎進水泥墻里漆黑的夜空被巨型火球照得亮如白晝他一回頭,看到蘑菇云升起
繁華的城市頃刻間化為焦土就像一場不真實的災難電影然而,這卻是無法更改的殘酷現實張夢凡開始瘋狂地用通訊設備拼命呼喚每個戰友的名字卻沒得到一點回音
當他不顧一切地沖出大門準備到爆炸現場支援隊友時發現幾十名小區居民聚集到了消防隊門口他們大都形容狼狽有的剛逃出來,身上只穿著內衣褲
「因為我當時穿著我們部隊的那個迷彩服可能就是看到我就是有安全感就是抓住我就是不放」
他們不停地向張夢凡訴說著自己劫后余生的恐懼就像抓住了海面上唯一的浮木希望從他這里得到庇護張夢凡無法扔下這些需要精神支柱的民眾所以他選擇留下來
等到協助各方警力救援和安撫民眾后早已疲憊不堪的張夢凡趕回中隊將任何他認為可以聯系到的、現場人員的號碼全部撥了一遍整個人偏執到幾乎瘋魔他一遍遍地撥打電話直到黎明電話那頭卻始終沒有回應
全隊26人出警,8人犧牲剩下18人因為不同程度的燒傷住進了醫院整個中隊,只剩下張夢凡一個人還能站著事故后,經調查發現發生爆炸的瑞海公司不具備儲存危險品、爆炸品的資格違規獲得經營資質消防隊在趕往現場前一心只有等待救援的民眾根本來不及考慮引發爆炸的原因是什麼是否還會第二次危險發生不知道這一去就再也回不來了而這支素質過硬的消防隊就這麼在「人禍」造成的爆炸中全軍覆沒
「有一個戰友 他是做了幾十次手術腿都被燒得最后截肢了」
26個戰友,沒有一個人回來連堅硬的消防車都被燒成廢鐵張夢凡無法想象戰友們經歷了怎樣的人間地獄從此以后,他獨自背上了掙不脫的心靈枷鎖等著他的是無數次午夜夢回和無盡的精神折磨
「剛子犧牲了,我回不來,我爸就是妳爸」
「812」爆炸后這段讓無數人淚濕眼眶的微信對話迅速傳遍全網這是一名趕赴爆炸現場的消防戰士發給退休戰友的信息對話中提到的「剛子」
就是張夢凡相處四年的戰友楊鋼
原本這話并不是對張夢凡說的後來卻被他奉做金科玉律認真地執行著2015年8月10日,楊鋼23歲生日張夢凡和其他戰友還一起為他慶祝在剛子臉上涂滿了蛋糕沒想到2天后,楊鋼就犧牲在爆炸現場當張夢凡最初從新聞上得知剛子犧牲的時候
他的大腦一片空白鬼使神差地來到他的宿舍幫他把床上的玻璃渣子清干凈之后就這麼一直坐在床鋪上發愣事故發生后,上級要求現場保留原狀那是張夢凡第一次違反紀律
「楊鋼 我們都會喊他叫‘鋼炮’
就是訓練的時候 很虎的那種感覺
然后像那個劉程 就‘大橙子’嘛喜歡唱那種情歌吧他就是唱所有的歌 都是為那個女孩兒唱的」
這些被稱為「英雄」的消防員戰士也只是血肉之軀是一個個年輕鮮活的生命會為心愛的姑娘唱情歌會在嚴苛的訓練過后打打鬧鬧全是家中父母的心頭肉
2010年,17歲的張夢凡當兵入伍他一直將自己定義為「膽小的人」
來到消防中隊后他也一直是隊里最不起眼的那一個每次合照,都出現在最角落
然而,事故發生后張夢凡卻要求留在滿目瘡痍的八大街中隊如果只有他一個人站著那他就不能倒下他給楊鋼生前種的咖啡豆澆水整理每個犧牲戰友的遺物給電腦里5萬多張照片分類
接戰友出院、安撫上門的家屬應對大大小小的媒體這個在脫下制服后,才23歲的年輕人被迫在一夜之間強大起來
「給我感覺就是 我一個人要把它撐起來那種感覺 可能一般人 真的是理解不了」
很長一段時間內他都無法接受全隊只剩自己一個人的事實
他們曾一起去爭得榮譽,去救人無數次沖進火災現場,在生死邊緣徘徊是過命的交情每晚噩夢纏身,張夢凡卻想多夢一會兒再多看一眼死去的戰友
「但我推開門,總感覺有人還在屋子里。」
他總覺得他們都還在所以有時他半夜起來去挨個推開每一間宿舍確認但留給他的只有空蕩蕩的床鋪玻璃碎渣,和停止轉動的時鐘後來,張夢凡開始啟用許久不用的微博在網絡上發布關于戰友的點點滴滴
在回憶中紀念可是意料之外的指責卻出現了有人罵他茍且偷生履行職責變成了「失職」
不能奔赴前線的懊惱成了他人口中的「茍且偷生」
身正不怕影子斜,張夢凡問心無愧最讓他痛苦的依然是犧牲的戰友
指導員李洪喜犧牲時,兒子還不到3歲孩子現在聽到消防車的聲音還會問媽媽,爸爸什麼時候回來
中隊長梁仕磊原本和未婚妻約好了在8月12號之后的那個周末領證可直到大爆炸過去一個月后他的遺體才在爆炸中心6米深的土坑下被找到
「這幫妳說 血氣方剛的一幫后生突然間就碳化了妳說這」
2016年上半年,張夢凡決定退伍當時八大街中隊還在修繕之中臨走前,張夢凡和其他戰友給犧牲的戰友各敬上一杯酒他們承諾說:
「妳們八個,在下面好好生活我們會照顧‘我們’的家人的。」
退役后他開始逐個尋找八名犧牲戰友的家人越過千山萬水,兜兜轉轉替他們回去看看爸媽他陪這個「媽媽」去教堂祈福他陪那個「爸爸」徹夜飲酒平時滴酒不沾的張夢凡差點喝到被送進醫院白天上墳吊唁,下地干活晚上就睡在戰友的床上
戰友的父母也把他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本以為這趟行程能放下一些心結沒想到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因為他多了八個爹媽張夢凡與戰友父母之間的聯系從未中斷
退伍后,他當過餐館服務員做過安全知識培訓班努力尋找著新方向他從未做錯過任何事僅僅是「活著」的愧疚就已將他淹沒
為了紀念遇難者爆炸現場建成了生態公園爆炸在人們心中形成廢墟但生命在頑強地繼續生長街道煥然一新,人們在這里談天說地那場浩劫已經淡出人們的視野
但張夢凡保存了所有與那場爆炸相關的物品用來對抗遺忘導演後來加了張夢凡的微信詢問他這幾年過得怎麼樣張夢凡說
「花了一年時間治療抑郁癥,偷偷治的。」
他獨自熬過了那段不為人知的黑暗歲月提起時,卻當成笑話講,輕描淡寫地帶過去前段時間他打完了新冠疫苗斷斷續續在網絡上更新自己的生活
目前依然單身其實不斷有女孩子對他示好戰友的父母也搶著想給他介紹對象但他總是婉言拒絕也許,他始終沒能從那個夜晚走出來
和平年代,消防部隊成了戰損率最高的部隊
「英雄」二字不是空口就來沒有哪一個人的「犧牲」是應該的希望我們都不要輕易給人綁上「道德枷鎖」
還有,和「永遠銘記烈士」同樣重要的是繼承他們敢于用生命守護的勇氣 蕓生是做影視解說的 進入主頁可觀看本文章的視訊 關注蕓生紀錄 帶妳走進蕓蕓眾生的百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