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這個臭騙子 臭不要臉的我看妳像個死鬼」
「妳等著坐牢吧妳」
「呸!」
「妳是什麼東西 為老不尊」
哪怕在警方的控制下岳母還在罵女婿是騙子女婿也反過去罵岳母為老不尊而做女兒的竟然在旁邊跟著罵
這一家子到底是怎麼了女兒韓越華說這是因為她的親生母親聯合別人先后三次把她送到了精神病院讓她痛苦地度過了668天每天都仿佛度日如年而自己根本沒病
「回來后我兩個月不敢出門」
回憶起自己被強行送進精神病院48歲的韓越華忍不住流下了淚水據她所說噩夢開始于2008年的1月9日韓越華是大學教師她和丈夫石林居住在學校的福利房里
那天上午11點多她正穿著睡衣在家里看書準備考研突然聽到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當時丈夫正在換衣服讓外面的人等一下可對方卻直接把門踹開了
「當時是很短暫的時間我當時就蒙了」
還沒等夫妻倆反應過來三個男人直接走向了韓越華然后直接把她捆了起來驚慌失措中她認出其中幾個人是自己學校的保安
可她怎麼也想不明白究竟怎麼回事但不等她弄清楚就直接被拖了出去
「從六樓一直拖到一樓」
石林說當時還有保安拿著攝像機在拍她就這麼穿著睡衣像一件行李被拽著走還是在大學校園里學生和同事都能看到她形容狼狽
韓越華覺得自己遭受了莫大的侮辱之后她被塞進了一輛汽車里知道自己不是他們的對手韓越華沒有反抗她不知道自己將被帶到哪里在車子開到學校門口時她竟然看到了自己的母親和妹妹
更讓她不能理解的是原本母親和妹妹住在北京怎麼突然跑到廣州來了她不停地向兩人詢問到底發生什麼了可是她們始終板著臉就像不認識她一樣,一句話也不說等汽車終于停下韓越華發現竟然是醫院門口而且還是精神病院韓越華頓時更害怕了等她看到自己病例的時候她徹底傻眼了
病例上說她工作上人際關系不好還辱罵領導在家又是鬧自盡又是拿刀傷人最后診斷結果是偏執型精神分裂韓越華說自己根本沒有這些病史怎麼能根據別人的描述來確診呢這個時候她逐漸明白了而母親和妹妹也已經消失不見
她既無助又絕望只能在醫院接受治療與此同時韓越華的丈夫石林回想起當時保安說了一句話說是韓越華的母親認為韓越華有病
3天后,石林來到精神病院看望自己的妻子短短幾天妻子卻仿佛遭受了酷刑一般精神狀況非常差于是石林找到醫生希望能夠把韓越華接出去可醫生卻說他們不能放人他發現被送院治療監護人一欄里寫著的是岳母的名字
按照規定,如果要接病人出院必須要獲得當初簽名的親屬同意那麼岳母為什麼要把自己的親女兒送進精神病院呢然而,石林與岳母的關系原本就不好所以他無法與岳母取得聯系就在韓越華住院的第64天石林再去看她的時候突然被醫院告知韓越華轉院了
「轉到它的分院又待了252天」
「也是這種日子嗎」
「比那日子更慘」
韓越華曾多次要求母親幫她辦理出院但是母親卻始終不肯說必須按療程走
「可是我真的很想出院我真的挨不住了」
在醫院待了一年左右韓越華終于出院了但是母親要求她跟自己回北京不能再跟石林聯系然而韓越華卻沒有聽又和丈夫石林取得了聯系結果就是再次被送進醫院
「我每分每秒都在想我如何逃跑如何把這個事情翻過來」
終于,在治療了668天之后韓越華又獲得了自由那麼母親到底為什麼要把她一次又一次地送進精神病院呢
從精神病院出來之后韓越華發現自己的房子和財產全部歸于母親名下但是母親沒有那麼大的能耐這一切的背后還是學校串通精神病院和韓越華的母親把她送進了精神病院
丈夫石林幫韓越華寫了篇校徽辭說是用傳統哲學現代闡述文化企業半句話都改不了一個標點符號都不能動韓越華說這篇校徽辭得到了學校的高度認可但是因為署名問題和學校產生了矛盾
「他署名 他就是校父他要那個名譽」
因為不同意學校署名韓越華在學校的處境變得異常艱難先是被調到不好的工作崗位不久后丈夫石林又因為與韓越華的同事打架讓韓越華遭到校方處罰于是兩人開始不停地向上告狀
「這兩個人確實把我們校園攪得天翻地覆的就是嚴重擾亂了學校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
韓越華說正是因此學校才聯合母親將她送進了精神病院在石林的印象中岳母一直是個唯利是圖的人之所以不同意他和韓越華在一起就是因為他沒有錢還沒有正經工作
最后岳母還將韓越華所有的不好都歸咎到自己身上在岳母的施壓下兩人被迫辦理了失婚手續但是失婚后依然同居石林說妻子被送進精神病院這整件事就是學校哄騙岳母讓岳母可以順利侵占韓越華的財產那麼這件事真的如他們所說嗎
韓越華出院后又再次和石林復婚緊跟著夫妻倆把學校、醫院還有韓越華的親生母親告上了法庭要求賠償10萬元還要學校公開道歉
可最終判決下來則是要求醫院給予賠償5萬元作為精神損害撫慰金韓越華的其他起訴均被駁回
通過學校和醫院的證詞以及學校同事的描述韓越華確實做出過許多失常的行為平時他們都是繞著她走其實仔細想一想兩人的描述中也存在著太多不合理的地方
甚至在後來的采訪中韓越華也承認自己是母親最疼愛的孩子事情到這里不禁讓人有些細思極恐韓越華精神上出現問題編故事那精神沒問題的石林配合她演出又到底安的什麼心
在現代社會中人多多少少都會有些精神壓力而我們卻又總是對精神上的問題諱莫如深
「心理疏導」也總比「心理治療」
更容易讓人接受因為有病才會去治療希望有一天心理咨詢不再是一件要藏著掖著的事情